客服热线:

上海抽查4批次食品包材重金属或荧光剂超标

2012-12-01 00:00:00浏览:631评论:0 来源:电控网   
核心摘要:  近日发生的白酒塑化剂风波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关注,市消保委昨天通报的食品包装材料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本市市场上

  近日发生的白酒塑化剂风波引发了消费者对食品包装材料的关注,市消保委昨天通报的食品包装材料比较试验结果显示,本市市场上随机抽检的100批次食品包装材料合格率为96%,仅有4批次受检样品不合格,主要问题为蒸发残渣(4%乙酸)、荧光性物质两项指标不合格。

  据悉,被抽检的样品主要来自沪上超市销售、餐饮企业使用的塑料盒(托)、塑料杯、塑料袋、塑料碗、纸杯、纸盒、餐盘纸等塑料和纸制食品包装材料。

  经检测,上海长发购物中心有限公司新镇路店销售的南京美驰纸塑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PP塑料盒蒸发残渣为33.9毫克/升,超出标准规定的30毫克/升的限值。

  据介绍,蒸发残渣主要针对塑料制品,是指用4%乙酸、65%乙醇、正己烷和水等4种不同的溶液,模拟塑料制品在使用过程中遇醋、酒、油和水等液体时析出残渣的可能性。如果使用的原料质量低劣或者在生产中不恰当地使用添加剂,部分物质就有可能在接触上述液体时迁移出来。这些残渣及残渣中的重金属等化学物质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和青少年。

  此外,天津天禧纸制品厂生产的蛋筒套(今年4月22日生产)、上海时越印刷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打包盒(今年8月13日生产)和上海味优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第九分店使用的包装纸(今年8月2日进货)等3批次产品被检测出荧光性物质超标,每100平方厘米纸样中的最大荧光面积超出了5平方厘米。

  市消保委专家指出,个别生产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使用再生纸、违反食品包装用纸的有关规定使用印刷品用纸或为了给包装用纸美白而加入了荧光增白剂,都有可能导致产品荧光性物质超标,荧光性物质不像一般化学成分易被分解,可能会被与其直接接触的食品吸附,并在人体内蓄积,大大削减人体免疫力,危害人体健康。

(责任编辑:宋雅静)

(责任编辑:必达)
下一篇:

肃宁县户外不锈钢配电箱

上一篇:

勤业玩具:外贸出口助力玩具制造走强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