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也指出,电力行业发展还面临一些亟须通过改革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市场交易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等。售电侧有效竞争机制尚未建立,发电企业和用户之间市场交易有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难以发挥。
上述改革意见认为,电力行业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市场化定价机制尚未完全形成。现行电价管理仍以政府定价为主,电价调整往往滞后于成本变化,难以及时并合理反映用电成本、市场供求状况、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保护支出。
焦点2
为何取消煤电联动?指导价已完成使命
经过15年的风雨经历,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已不再适合目前的市场情况。
韩晓平表示,热电发电企业的主要成本是煤炭,而煤炭企业的主要成本是电,二者看起来是价格矛盾体,其实也是利益共同体。在煤电价格联动后,煤炭价格一上涨,发电企业的售电价格也跟着上涨,煤炭企业希望借着电价成本的上涨再度提高煤炭售价,这就形成了煤价、电价连环上涨的情况。
2015年3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重点和路径,包括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
该意见指出,要有序探索对符合准入标准的发电企业、售电主体和用户赋予自主选择权,确定交易对象、电量和价格,按国家规定的输配电价向电网企业支付相应的过网费,直接洽谈合同。
韩晓平介绍,在上述意见的基础上,近年来国内电力体制不断向“管住中间、放开两头”方向改革,先把中间的输配电价确定,然后将发电侧和用电侧两端的价格逐渐放开。
韩晓平透露,目前南方电网几乎所有售电都可以在网上进行市场化交易,国家电网大部分也已可在网上交易。“煤电联动是在历史背景下,政府根据煤炭价格计算电力价格而推出的一套算法,在目前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国家根据煤电联动机制确定的电价已成为标杆电价,电力企业可以参考,但主要还是以市场化定价。这就为取消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提供了基础”。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敏也向新京报记者表示,建立和完善电价市场化形成机制,一方面是为了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另一方面,当前燃煤发电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约50%,电价已明显低于标杆上网电价,意味着目前市场竞争交易形成和产生的真实市场交易电价已经低于各地的标杆电价。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箱 http://www.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chongxi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fengjie.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shenze.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shanhaigu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yuncheng2.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alaer.bidad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