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

建水供电推进“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接收

2020-02-22 13:29:38浏览:2评论:0 来源:电控网   
核心摘要: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陈曦 报道 为加快推进“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接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

  中国电力新闻网讯 通讯员  陈曦 报道 为加快推进“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接收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电设施“先移交后改造”专题会议精神,建水公司加强组织领导,转变工作观念,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强化工作管控、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进“三供一业”供电接收和改造工作。确保2018年12月底完成“三供一业”供电改造。

  “三供一业”指的是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供水、供电、供热(;供气);及物业管理。解决“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等历史遗留问题是全面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搞活做强国有经济、服务地方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职工期盼、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

  为了确保“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接收改造工作有序推进,建水供电有限公司成立了“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接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负责“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接收改造实施全过程管控。要求工作小组在“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接收改造实施过程中,按照工作流程涉及各自内容,组织和协调相关部门人员,保障接收改造工作高效推进,满足管理要求,提高办事效率。落实好红河局工作小组部署的改造任务。协调、整合内部资源,确保“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接收工作按时完成。汇总整理辖区内涉及移交改造客户的信息,受理审核移交企业提供的用电报装资料和资产移交材料,指导客户修改或补充相关资料,完成与改造客户资产移交协议或供用电合同的签订。在改造期间对客户开展现场用电安全、电价政策及相关服务内容的宣传。开展计量装置的领用、安装验收管理及日常运维工作,并按要求完成系统归档及抄表催费。对改造验收后设备供配电信息进行核实及接收管理,并开展技术评估及运维管理。定期向专项工作组上报工作开展情况和需要协调的问题,并按专项工作组提出的工作要求进行整改,有序推进。

  营销、计划、设备、财务、物资等部门要加强内部沟通协调,优化流程,在实施三供一业接收改造工作的设施接收、维修改造、物资采购、资金管理等方面,做到有效衔接,又合规合法,保障工作高效推进。

  实行专业化管理。客户服务中心是“三供一业”改造项目的业务受理、经办和项目管控责任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上报工作小组协调解决。

  建立移交企业、接收企业、承包单位信息互换机制,每双周在公司早会上通报工作和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保障改造工作能按国家规定按时、按质完成。对推进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按照“一户一策”的要求,由工作小组牵头制定改造接收方案后,报领导小组决策或红河局协调解决。

  建立问题通报和问责机制。按照属地化管理要求和分级管控原则,对“三供一业”供电设施改造接收工作的管控,严格按政策、标准的执行,实行销号式管理。对推进不力的部门,除在公司早会进行通报批评外,由工作小组现场督办。对接收工作严重滞后的项目,责任部门需向领导小组“说清楚”。影响整体工作进度或造成客户越级反应或投诉的,按照四级事件的分类标准,对责任单位或个人进行问责。

  加强政策宣传,杜绝安全、服务事件。“三供一业”供电设施的移交和接收,全面实行市场化、社会化管理,原小区居民可能对现行、管理方式改变存在不同意见,工作小组组织客户所属供电所,对存在电费经营、客户服务、供电安全方面的风险,提前作好管控措施。做好接收设备运维的物资、人员准备,做到接收一片、改造一片、运维一片、服务一片,杜绝安全事故、服务事件发生。

  此外,建水公司还将把供电设施接收改造与小区线损治理、采集成功率等工作紧密结合,切实提升营销服务工作整体水平。

 

 

 

责任编辑:张媛媛  投稿邮箱:网上投稿

  
附件:

  【稿件声明】凡来源出自中国电力新闻网的稿件,版权均归中国电力新闻网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想了解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网站:http://www.cpnn.com.cn。


了解更多请登陆 配电柜厂家 http://www.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uzhou.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inchua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lixin.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datong2s.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chifeng.bidadk.com
更多精彩请登录 http://he.bidadk.com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肃宁县户外不锈钢配电箱

上一篇:

大唐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小数字担起大使命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